为整合学院科学研究力量,营造科研氛围,形成特色鲜明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团队,提升学院的科研水平,更好地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,特制订本办法。
一、组建目标
1. 通过建立科研团队,改变现有多数教师科研工作上的“单打独奏”现状,形成广泛交流合作的平台,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,提升学院整体科研水平。
2. 通过建立科研团队,凝炼学科方向,培养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创新人才群体,为团队建设提供支撑。
3. 通过建立科研团队,争取在国家级科研项目、省部级或横向重大(重点)科研项目立项方面取得新突破,争取在国家级、省部级等有显示度的重大科研成果奖励上获得更大突破,争取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标志性科研成果的产出上取得新突破。
4. 通过建立科研团队,促使青年教师在团队中进一步提升科研素养,提高科研水平,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。
二、组建原则
1. 教师应围绕学院团队建设规划拟定的研究方向,按照研究方向相近、产业上下游相关、理论与实践互补的原则自由组建团队。
2. 原则上近三年入职的青年博士教师必须进团队。不能进团队的须提交书面说明,并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审议与批准。
3. 鼓励其它教师加入团队。原则上,一名教师只能加入一个科研团队。
4. 鼓励不同学科专业教师交叉融合。根据学科的发展变化,鼓励不同学科、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共同组建团队,提高研究的广度与深度。
5. 特殊项目需求,短时间组建团队不受此原则约束。
6. 鼓励在团队中成立支部,提升团队的凝聚力,促进团队全面发展。
三、组建条件
1. 团队负责人应热爱科研事业,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。
2. 团队负责人具有组建科研团队的愿望,具有较稳定的研究方向(与公司学科方向一致)和研究基础,具备高级职称,并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且经费超过60万元以上,或项目经费累计到账200万元以上,或学院引进的A类人才,或有特殊项目需求者。
3. 原则上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;鼓励老、中、青相结合,近三年入职博士不少于1人。
四、学院激励措施
鼓励有稳定研究方向、较好研究基础的教师组建科研团队,协助学院做好新进博士的培养工作;同时加强各个团队的研究实力;学院的激励措施如下:
1. 学院在研究用房调整时,优先安排科研团队,并按照业绩确定优先顺序。
2. 在新进教师招聘和中青年教师培训中,对于团队急需人才、急需培训,学院优先考虑。
3. 在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时,向团队指导教师倾斜。
4. 支持团队开展学术交流。学院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,支持团队举办学习班、参加会议。
5. 在成果推荐、项目评选、优秀评选、职称晋升、对外宣传等方面,优先考虑团队教师。
6. 在团队建设经费使用方面,优先考虑团队建设需要。
7. 在每年度工作考核中,给团队负责人计入20个公益工作日。
五、申报和审批程序
1. 拟组建团队的负责人,填写《437ccm必赢国际科研团队建设申请表》,重点说明团队的名称、研究方向、研究基础、基本要求等,见附件1。
2. 学术委员会评审。根据申请表以及申请人的实际科研、教学工作,评议组建团队的可行性。
3. 团队招新宣讲。通过学术委员会评审的团队,在学院教师中进行研究方向、研究条件、成员要求等方面进行招新动员宣讲。
4. 教师申请。学院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兴趣,选择不同的团队,并填写申请表(附件2)。
5. 团队组建。采取自愿和双向选择的原则,各团队负责人确定团队教师名单,学院备案存档(附件3)。
六、管理和考核
1. 团队应定期开展科研交流活动,原则上每周至少1次。
2. 团队应积极撰写高水平论文、申请科研项目、按时完成项目、积极申报各类科研奖励。
3. 团队应积极配合学院完成科研平台申报和建设、学位点评估、团队建设等公益工作。
4. 团队需对近3年团队新进的博士进行考核,并提交考核评价表(附件4),学院每年12月份左右举行新进博士工作以及成果交流会。
5. 每个团队年底需提交成果汇总表(附件5)。
6. 鼓励团队根据研究需要邀请校外专家举办“前沿科学报告”或“未央导师论坛”报告。
七、其它
本方案解释权归公司党政联席会。
437ccm必赢国际
2019年12月